大卷装倍捻机日常如何维护
2025-11-21 09:57:41
大卷装倍捻机的日常维护需围绕设备稳定性、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展开,需从操作规范、关键部件检查、润滑保养、清洁维护、环境控制、周期性检修及人员培训七个核心维度进行系统性管理,具体如下:
一、操作规范管理
避免连续超负荷运行
大卷装倍捻机因卷装容量大,需严格控制单次运行时间,建议每工作4-6小时停机15-30分钟,防止电机、传动部件过热导致性能衰减。
依据:长时间运行会加速轴承、龙带等部件磨损,增加故障率。
按流程操作
严格遵循设备手册中的启动、停机、换卷等操作步骤,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机械冲击或电气故障。
案例:某企业因未按流程关闭张力装置,导致龙带断裂,维修成本增加2万元。
二、关键部件检查
锭子系统
每日检查:用手轻转锭子,确认无卡顿、异响;检查锭盘是否缠有回丝,及时清理。
每周维护:对轴承加注专用润滑脂,更换磨损严重的锭子(如旋转阻力增大超20%)。
数据:锭子故障占倍捻机总故障的35%,定期维护可降低故障率60%。
龙带与涨紧轮
每日检查:观察龙带是否跑偏、打滑或沾有油污;检查涨紧轮转动灵活性,调整张力*设备规定值(如TDN-128B型需保持2mm间隙)。
每月清洗:用中性洗涤剂清洗龙带,去除油污和纤维残留,防止打滑。
案例:某厂因龙带污染导致锭速波动,纱线捻度不匀率上升15%。
卷绕成型部件
每日检查:确认筒子架夹盘转动灵活,无松动;检查导纱钩、超喂罗拉表面是否光滑,避免纱线磨损。
每班清理:清除卷绕筒管上的回丝和飞花,防止气圈碰撞导致断头。
数据:卷绕部件故障占断头问题的40%,定期清理可减少断头率25%。
三、润滑与保养
润滑周期
锭子轴承:每500小时加注一次高温润滑脂(如锂基脂)。
齿轮箱:每2000小时更换一次齿轮油(如ISO VG320),检查油位和油质。
链条传动:每100小时涂抹一次工业链条油,防止锈蚀。
依据:润滑不足会导致部件温度升高,加速磨损。
保养记录
建立设备保养台账,记录润滑时间、部件状态及更换记录,便于追踪维护效果。
案例:某企业通过保养记录发现某台设备锭子轴承频繁损坏,追溯后发现润滑脂型号错误,更换后故障率归零。
四、清洁与防尘
设备表面清洁
每日清理:用压缩空气吹扫设备表面飞花和灰尘,重点清理纱线通道、张力装置等部位。
每周深度清洁:拆卸可拆卸部件(如导纱板、防护罩),用软毛刷清理死角。
数据:清洁不彻底会导致纱线毛羽增加10%-15%。
环境控制
温湿度管理:保持车间温度20-30℃,相对湿度60%-70%,减少静电和纱线粘连。
防尘措施:安装空气过滤装置,定期清理空调滤网,避免灰尘进入设备内部。
案例:某厂因湿度过高导致纱线吸湿,捻度不匀率上升20%。
五、周期性检修计划
揩车周期(45天)
检查内容:校正锭子与龙带相对位置,更换磨损的龙带、涨紧轮;复核工艺参数(如锭速、张力)。
目标:消除潜在故障,确保设备精度。
平车周期(2年)
检查内容:全面拆解设备,更换轴承、齿轮等易损件;检查电机、电气线路绝缘性能。
目标:恢复设备性能,延长使用寿命。
数据:定期检修可降低设备大修频率30%,节约维修成本40%。
六、人员培训与考核
操作培训
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设备原理、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,通过实操考核确保技能达标。
案例:某企业培训后,操作人员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缩短50%。
质量意识培养
强调清洁、润滑对产品质量的影响,建立内部质量监督机制(如“内部互抓”制度),奖罚分明。
数据:质量意识提升后,产品合格率提高10%-15%。
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490号